从五湖四海,四面八方, 我们缘聚在凤凰花开的地方; 从多种学科,不同领域, 我们相识在教育研究院的学术殿堂。
1978年5月, 潘先生敢为人先,追求卓越, 创建了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 至今已有将近40年的历史。 筚路蓝缕,风风雨雨, 这四十年的历史我们无缘参与, 但下一个四十年的点点滴滴, 都将融入我们的血液里。
四十年的成就我们共同见证, 四十年的荣耀我们一起分享。 这里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这里是高等教育学科一流人才的培养阵地, 这里是高等教育研究与决策咨询的国家队。 多少青春,多少热血, 多少梦想,多少辉煌, 都铭记在每一个学子的心里, 也烙印在高等教育的里程碑上。
教育研究院的创立, 是前辈们开拓的创举, 它是一道划时代的光芒, 点亮教育界的一缕希望。
高等教育二级学科的确立, 离不开一代代学者们努力争取, 它是教育界的一声巨响, 蕴藏着我们说不出的欢畅。
这里是学术的圣地,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你可以聆听大师巨擘的专业讲座, 也可以和老师们读书义理。 请你不要忘记, 既然选择了学术, 就要敢于质疑,追求真理, 它丝毫不影响我们对老师的深情厚义。 从大师们手中接力, 让学术的薪火在我们手中传递, 生生不息。
这里是欢乐的海洋, 一边求知若渴,一边享受生活。 你可以在图书馆埋首苦读汲取新知, 也可以在运动场播撒青春挥汗如雨; 你可以在白城沙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也可以在美食街拥一群伙伴谈笑风生; 你可以在咖啡店邂逅一段奇妙的缘分, 也可以在内心深处燃一簇薪火, 在学校的支持下走出中国,闯向世界。
在这里,只要你愿意, 所有的人都会帮助你。 拿出那指点江山的激情和勇气, 梦想一定会变成奇迹, 绽放在你的生命里。
从这里启航,去探索学术的奥妙; 从这里启航,去追寻青春的梦想; 从这里启航,去坚定赤诚的信仰; 从这里启航,去扛起我们的责任与担当。 学子的青春就是这样的闪光, 让我们的心长出翅膀, 飞向未来和梦想拥抱的远方。 |
(本文作者姚烟霞系教育研究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赵祥辉、孔苓兰和杨冬等3位同学在成稿时也提了一些建设性修改意见。在学院2017年“一见倾新,心聚圆月”中秋晚会上,由上述四位同学合作进行了激情四溢、声情并茂的朗诵和演绎,反响较好,深得师生赞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