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 | 男 | ![]() | |
研究室 | 教育理论与历史研究所(副所长) | ||
职称 | 副教授 | ||
职务 | 人事处副处长(挂职) | ||
学位 | 博士 | ||
电子邮箱 | chenbin19880904@163.com | ||
联系电话 | 0592-2183657 | ||
Office Hour | 周一11:00-13:00, 其他时间邮件预约 |
教育背景
2013/09-2017/06 亚洲成成品网站有线,高等教育学专业,获教育学博士
2015/09-2016/09 国家公派亚洲成成品网站有线与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
2010/09-2013/06 亚洲成成品网站有线,高等教育学专业,获教育学硕士
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学术职业与大学教师发展、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美国大学制度与文化
学术兼职
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重庆高教研究》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
厦门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研究员
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研究员
科研项目
主持,厦门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新高考改革的创新价值与风险挑战”(2022)
承担,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委托课题“教育评价改革“立”的内涵与实现路径研究”子课题“立理念”(2022)
主持,教育部学生司委托课题“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2021-2022)
主持,福建漳州市诏安县“高考改革发展规划”(2020-2021)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美国一流大学教师教学发展及其促进机制研究”(2019)
主持,福建省漳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8-2023年)”(2018)
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我国研究型大学学术型博士生职业能力与人才培养制度改革研究”(2017)
主持,厦门大学田野调查基金“香港、澳门、台湾大学教师发展的理论与实务”(2015)
主持,厦门市教育局委托项目“地方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研究”(2011)
承担,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委托课题“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20)
承担,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委托课题“全面振兴本科教育行动研究报告”子课题“大学教师发展组织建设”(2019)
承担,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课题“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子课题“高校专业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2018)
承担,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课题“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报告”子课题“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2018)
学术论文
陈斌.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生成逻辑、精神特质与动力机制,《教育发展研究》,2022.
陈斌.大学教师发展中心运行的阻滞与突破——基于全国大学教师发展中心调查数据的分析[J].大学与学科,2022(3).
陈斌.自我革命的大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22(15/16):58-60.
陈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价值意蕴、现实境遇与推进策略[J].重庆高教研究,2022(1):34-45.
陈斌.从“表现主义”到“本质主义”——大学学术评价指标化的支配及其超越[J].高等教育研究,2021(5):44-54.
潘懋元,陈斌.论作为交叉学科的高等教育学[J].高等教育研究,2021(4):56-60.
陈斌.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旨趣与逻辑转向[J].大学教育科学,2021(4):34-42.
陈斌.师之楷模潘懋元[J].国际高等教育,2021(3):1-10.
陈斌.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一流大学的精神图像[N].厦门大学报,2021-4-26.
陈斌.党员先锋潘懋元[J].厦门大学报,2021.
陈斌.学术职业环境的变革图景、现实效应与优化路径,《高等教育研究》,2020(5):63-71.
陈斌.摇晃的钟摆: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困顿与抉择——基于美国营利性大学研究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20 (13/14):107-114.
陈斌.高校课程思政的生成逻辑与推进策略,《中国高等教育》,2020(13/14),13-16.
陈斌.探寻卓越教学的内在意蕴——潘懋元高校教学思想摭论,《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19(12):111-125
陈宜安,陈斌,郑宏.推动终身教育创新发展,服务全民学习社会建设——专访厦门大学资深教授潘懋元先生,《终身教育》,2020(7):1-6.
陈斌,覃红霞.潘懋元教授如何培养研究生,《厦门大学报》,2020年7月31日.
陈斌.论一流大学建设的内在逻辑与现实境遇,《大学教育科学》,2020(2):33-38.
陈斌.美国高校学生流动:变化中的图景,《高等教育研究》,2018(3),91-100.
潘懋元,陈斌.面向2030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与行动,《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18(9卷),3-13.
陈斌.以人为本,综合评价,让学生各显其才——高考综合改革的价值意蕴,《福建教育》,2018(37),10-12.
潘懋元,陈斌.“互联网+教学”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重庆高教研究》,2017(1):3-8;《新华文摘》2017(13)论点摘编:166.
陈斌.让每个学生都能成功——ESSA与奥巴马政府教育政策倾向,《教育研究》,2016(7):149-155.
陈斌.美国高校学生流动特点及原因——基于“门户开放报告”的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16(2):94-103.
潘懋元,陈斌.论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回归与发展,《重庆高教研究》,2016(1):3-6,《新华文摘》全文转载,2016(10):110-111.
陈斌.通向普及化路径——在规模扩张与质量保障之间,《中国高等教育》,2016(13):8-9.
陈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省际差异透视——基于高等教育发展指数的证据,《复旦教育论坛》,2016(3):76-88.
陈斌.教学学术何以可能?——兼论大学教学学术的理论进展与实践探索,《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8-84.
陈斌.建设教学文化,服务教师发展——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大学教学文化与教师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高等教育研究》,2015(1):107-109.
陈斌.“异地高考”政策复杂性探微,《教育科学》,2015(2):55-62,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文摘》,2015/10,《人民日报》(内参)转载.
陈斌.论大学教师的角色冲突:表征与归因,《大学教育科学》,2015(4):64-68.
陈斌.我国高校战略发展困境及其破解,《现代教育管理》,2015(5):22-26.
陈斌.大学发展战略规划制度化:要求、价值与挑战,《现代教育管理》,2015(1):16-21.
陈斌.借鉴与超越:美国大学学术自由的缘起、变迁,《教育评论》,2015(6):153-155.
陈斌.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SWOT分析,《职业技术教育》,2015(12):33-36.
陈斌.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核心使命分析——基于3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陈述稿的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36-42.
陈斌.立德树人,培育英才——潘懋元博士研究生教育思想探析,《山东高等教育》,2015(5):85-96.
陈斌.论古代人才选拔方式之嬗变,《教育与考试》,2015(1):32-36.
潘懋元,别敦荣,陈斌等. 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回顾与述评,《高校教育管理》,2015(2):1-7.
郑若玲,陈斌.高校招生综合评价录取改革:困境与出路,《高等教育研究》,2014(10):11-15.
陈斌.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逻辑与困境,《中国高教研究》,2014(8):84-87.
陈斌.中美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6):85-90.
陈斌.高校智库建设:服务社会的应然与实然,《高校教育管理》,2014(6):56-60.
陈斌.中国高等教育研究30年:核心作者群的分析————以《高等教育研究》(1980-2013)刊发论文为样本,《山东高等教育》,2014(3):74-83.
陈斌.论我国大学教师发展的内涵、困境与策略,《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14(6):176-183.
陈斌.校训:大学精神之镜诠——韩延明教授新著《大学校训论析》读后,《临沂大学学报》,2014(2):137-139.
陈斌.试论当代大学理念的偏失与重构,《教育与考试》,2014(2):60-64.
陈斌.人不下鞍,马不停蹄——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潘懋元先生,《国际高等教育研究》, 2014(4):1-3,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教育部网等主流媒体转载。
陈斌.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延宕与反思,《高等理科教育》,2013(2):262-266.
陈斌.从一元到多元——台湾考试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考试研究》,2012(5):34-41.
陈斌.新课改后高考改革路在何方,《招生考试研究》,2012(3):35-42.
陈斌.异地高考的利益博弈、困境分析与对策建议,《教育与考试》,2012(3):10-14.
陈斌,郑若玲.高考加分:让人欢喜让人忧,《考试研究》,2011(5):9-15.
出版著作
专著,中美大学教师发展理念与内涵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23(待出版).
参著,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20年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参著,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19年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参著,《潘懋元学术思想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20年.
参著,《教育奠基未来——新中国教育70年70篇教育文章》,湖北教育出版社,2019年.
参著.《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报告(2013-2018年)》,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
参著,《中国好教师》,湖北科技出版社,2015年.
期刊服务
《江苏高教》《重庆高教研究》等期刊审稿人
社会实践
2022.07/03-08 参与闽江学院实践调研,指导完成调研报告
2019.2.-2020.1 担任厦门大学学生工作部负责人(挂职)、社会与人类学院2018级研究生班班主任2018/06/02-07 参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实践调研,指导完成调研报告
2015/05/17-25 参与西安欧亚学院实践调研,合作完成调研报告
2014/05/04-10 参与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实践调研,合作完成调研报告
2014/03/22-28 参与华东交通大学大学战略规划设计,合作完成规划文本
奖励与荣誉
2022 获教育部感谢信
2022 获厦门大学闽都·国际银行奖教金
2021 获厦门大学百年校庆先进个人
2021 获亚洲成成品网站有线“潘懋元奖教金二等奖”
2020 获亚洲成成品网站有线优秀共产党员
2019 获厦门大学第十四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文科组)二等奖
2019 获亚洲成成品网站有线“潘懋元奖教金二等奖”
2018 获福建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开设课程
博士生课程 《高等教育学专题研究(学术型博士)》《高等教育学专题研究(教育博士)》
研究生课程《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名著导读》
本科生课程 《美国大学文化》《大学生心理健康》
指导研究生
指导研究生10名(其中1名已毕业攻读博士学位)
欢迎高等教育基本理论、比较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发展与治理、大学教师发展、教育社会学等研究方向的学生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