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 | 男 | ||
研究室 | 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 ||
职称 | 教授、博导 | ||
职务 | 副校长 | ||
学位 | 博士 | ||
电子信箱 | wdg@xmu.edu.cn |
教育背景
1978.03--1982.01 | 沈阳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 |
1985.09--1987.08 | 沈阳师范学院教育系教学论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 |
1987.09--1990.12 |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学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 |
工作经历
1992.09--1994.10 | 沈阳师范大学教科所副所长 |
1994.10--1997.10 | 沈阳师范大学教科所所长 |
2000.05--2005.08 | 厦门大学高教中心常务副主任 |
2003.09--2007.10 | 厦门大学教务处处长 |
2007.10--今 | 厦门大学副校长 |
出国出境经历
1994.10--1995.01 | 赴香港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 |
1995.10--1996.05 | 赴英国利物浦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 |
2002.10--2003.07 | 赴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 |
主要学术兼职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全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协作组组长
厦门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教育学卷编委
《教育研究》编委
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编委
《中国高教研究》编委
《大学教育研究与评价》编委
《高校教育管理》编委
新世纪教学研究所专家委员会委员
教育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高校兼职
吉林大学兼职教授 | 湖南大学兼职教授 |
汕头大学兼职教授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 |
浙江万里学院兼职教授 | 广东商学院兼职教授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 仰恩大学兼职教授 |
主要研究方向
西方高等教育思想
高等教育管理
比较高等教育
一、出版的著作
(一)专著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
(二)合作著述四部
《危机与转机:WTO视野中的中国高等教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第二作者),云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与政策》(副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
《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副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三)主编《高等教育经济学丛书》1套6册,已经出版如下5本
《高等教育经济学导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教育产权与现代大学制度构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中国高等学校成本行为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中国高等学校贷款问题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美国营利性私立高等教育与资本市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四) 译著
《学生动机研究》,(美)埃姆斯(Ames,R.),埃姆斯(Ames,C.)主编,重庆出版社,1990年
二、发表论文
1. 笔谈:面向21世纪的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与活力,《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02
2. 对国有民营二级学院的若干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0/09
3. 关于高等教育产业属性的理论思考,《教育研究》2000/06
4. 关于高等教育产业化若干问题的探讨,《教育与经济》2000/01
5. 从企办教育向民办教育转制的一种尝试----黑龙江东亚学团办学模式的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05
6. 大学批判精神探析,《高等教育研究》2000/02
7. 现代大学制度的根基,《现代大学教育》2001/03;人大复印《高等教育》转载,2001/07
8. 中国高等理工教育发展战略思考,《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1/01
9. 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变化与走向分析,《教育科学研究》2001/01
10.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市场化特征与政策走向分析,《中国高等教育》2001/11;人大复印《高等教育》转载2001/08
11.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分析(下)──兼论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教育发展研究》2001/08
12.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分析(上)----兼论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教育发展研究》2001/07
13.万里模式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教育市场的力量:万里模式断想,《教育发展研究》2001/03;人大复印《高等教育》转载,2001/04
14.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变化与走向,《教育研究》2001/03;人大复印《高等教育》转载,2001/06
15.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与大学制度创新,《现代大学教育》2001/06;人大复印《高等教育》转载,2002/02
16.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制度创新,《外事学院学报》,2002/01
17.注重市场办出特色促进发展,《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2/04
18.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特征与政府的责任,《教育研究》2002/03;人大复印《高等教育》转载,2002/05
19.高等教育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互动----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江苏高教》2002/05
20.浙江万里学院----一种第三部门高等学校的范例,《高等教育研究》2002/04
21.第三部门视野中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02/02
22.民办高等教育与资本市场的联姻----国际经验与我国的道路选择,《教育研究》2003/12
23.民办高等教育介入资本市场的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03/24
24.论争与反思----对我国高等教育“前大众化”阶段的思考,《现代大学教育》2003/01
25.我国高等教育应走外延式发展道路,《求是》2003/10
26.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与马丁•特罗教授的对话,《高等教育研究》2003/06
27.民办高等教育与资本市场的联姻----国际经验与我国的道路选择,《民办教育研究》2004/02
28.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内涵和概念解析,《教育研究》2004/09
29.教育理论刊物的历史使命与学术责任----写在《教育研究》杂志创刊25周年之际,《教育研究》2004/05
30.教育服务:现代教育交流中的一种异化,《教育研究》2005/06
31.寻求职业需求与学生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课程理念与实践探析,《中国高等教育》2005/21
32.对高等教育介入资本市场的反思----营利与非营利的视角,《教育发展研究》2005/15
33.大学理想和理念断想----为赵婷婷《大学何为》一书而作,《高等教育研究》2005/11;《新华文摘》转载2007/18
34.介入资本市场:高等学校融投资体制的一种尝试,《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04;《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05/06
35.教育产权的产生、运行与大学组织,《教育与经济》2005/02
36.高等教育发展与制度创新,《大学教育科学》2005/02
37.高等学校教学运行模式及配套管理改革,《中国大学教学》2005/03
38.民办高校要面向市场办出特色,《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5/01
39.投资办学:我国民办教育的本质特征,《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6;《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06
40.中国高等教育回眸邬大光成就与问题并存,《教育与职业》2006/34
41.大学理想和理念漫谈,《高等教育研究》2006/12
42.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中国高等教育》2006/19;《新华文摘》转载2007/01
43.高等教育理论创新与本土化,《中国高等教育》2006/09
44.论学分制的本质与功能----兼论学分制与教学资源配置的相关性,《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03
45.王亚南教育思想述评,《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46.高校贷款的理性思考和解决方略,《教育研究》2007/04
47.忆马丁•特罗教授,《高等教育研究》2007/05
48.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回顾与前瞻,《教育发展研究》2007/06
49.高校贷款热的冷思考,《半月选读》2007/07;《南风窗》2007/04
50.台湾地区研究生专业设置的历史、现状与趋势,《理工高教研究》2007/01
51.企业举办高等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江西教育科研》2007/02
52. 2006年中国高等教育盘点,《高等教育研究》2007/02
53.我国高等院校趋同现象解析----以单科性院校发展为例,《大学(研究与评价)》 2007/01
54.我国民办教育的特殊性与基本特征,《教育研究》2007/01;《学术问题研究》2007/01
55.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意义,《教育发展研究》2008/19
56.多校区建设中的若干问题分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32期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赴西安考察报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08
57.高等教育语言流变与高等教育变革,《教育研究》2008/02
58. 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盘点,《高等教育研究》2008/01
59.艰难的复兴广阔的前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30年回顾与前瞻,《中国高教研究》2008/10
60. WTO与中国教育市场,《光明日报》2000年4月26日
61.新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以外延发展为主,《光明日报》2001年12月1日
62.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教育报》2002年4月14日
63.教育服务:全球化视野中的教育产业,《光明日报》2002年7月11日
64.我国民办教育的特殊性及其对立法的需求,《法制日报》2002年5月23日
65.高等教育应以外延发展为主,《教育信息报》2002年1月23日
66.民办教育的特殊性与立法的适用范围,《光明日报》2002年5月30日
67.大学理念研究的新拓展,《光明日报》2004年4月20日
68.民办高等教育与资本市场联姻的前景,《教育信息报》2004年10月26日
69.以校园文化文基础构建人文教育环境,《南方日报》2005年2月2日
70.大学理想和理念断想,《中国教育报》2006年6月30日
71.邬大光点评《教育产权与大学制度构建的相关性研究》,《中国教育报》2006年10月23日
72.单科性高校为何专业趋同,《中国教育报》2006年12月15日
73.高校扩招引发2000亿债务,《重庆晚报》2006年12月17日
74.时报评论:高校贷款的理性思考与解决方略,《科学时报》2007年6月26日
75.理性看待大学里的不和谐,《中国教育报》2007年11月12日
76.牵动历史的制度变革----写于恢复高考30周年,《中国教育报》2007年12月17日
77.本科教育需要更深入更全面的改革,《科学时报》2008年8月19日
78.论文《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使化进程与高等教育的互动》,载于《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79.《书序》,载于柯佑祥著的《适度盈利与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80.论文《对高等教育介入资本市场的反思》,载于《关键时期的省思与实言》一书,开明出版社,2004 年11月,第202 -216 页
81.论文《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新制二级学院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第二作者),载于《日本文科省多媒体教育开发中心研究报告》51卷,ISSN1343--1080,2004年3月,第47-59页
82.论文《中俄私立教育改革》,载于《20--21世纪中俄教育改革比较》一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299-313页
三、曾经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 1999年国家软科学基金课题《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2000.06
2. 福建教育厅课题《福建十•五高教发展规划》,2000-2001
3. 教育部重大课题《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研究》,2000-2003
4.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与速度的国际比较研究》,2001.10
5. 福建省自考委重点科研项目《福建省21世纪初自考发展战略研究》,2001.12
6. 福建省社科项目《知识经济时代与高等教育改革》,2001.12
7. 泉州市课题《泉州十•五高教发展规划》,2001-2002
8. 教育部课题《民办高校调研报告》,2001.03-2001.12
9. 教育部教学研究中心课题《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01-2003
10.全国社科课题《我国民办高校产权问题研究》,2001-2005
11.教育部课题《现代知识观与高校课程》,2001-2003
12.横向课题《国有民办:二级学院改制研究》,2003.12
13.横向课题《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4.12
14.万里教育集团横向课题《万里学院发展模式研究》,2002-2005
15.福建省社科课题《福建人才发展战略》,2002.05-2002.08
16.厦门市软件园横向课题《厦门软件园教育发展规划研究》,2002.03--2002.05
17.西安外事学院横向课题,《民办教育盈利问题研究》,2003-2005
18.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研究》,2004.12-2007.12
19.厦门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横向课题,《大学科技园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研究》,2004.06-2007.06
20.南京财经大学横向课题《南京财经大学学科发展规划》,2004.3.1-2004.6.30
21.大红鹰教育集团横向课题《大红鹰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模式研究》,2005.3.1-2005.9.30
22.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委托课题《关于台湾地区研究生专业目录设置的调查与研究》,2005.3.1-2005.6.30
23.福建省社科重点课题《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福建省高校贷款状况调查与分析》,2005.02-2006.06
24.厦门大学“985平台”课题《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与结构研究》2005.07-2007.06
25.教育部课题《民办高校产权、兼并、倒闭问题研究》,2006.12-2009.12
26.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6.12-2008.12
27.浙江万里教育集团课题《现代大学制度研究》,2007.01-2007.12
28.教育部课题《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资源共享研究》2007.01--2008.12
29.深圳大学城管委会委托课题《深圳大学城模式研究》,2007.12-2008.01
30.教育部课题《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本质与特征》,2008.08-2010.12
31.教育部课题《高校贷款效益分析与价值评估》,2008.12-2009.09
32.教育部课题《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研究》,2008.01--2009.12
33.教育部课题《国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8:教育学》2008.01--2008.12
四、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的在研项目
1. 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部课题
2. 高校贷款效益分析与价值评估,教育部课题
3. 民办高校产权、兼并、倒闭问题研究,教育部课题
4.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资源共享研究,教育部课题
5. 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本质与特征,教育部课题
6. 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研究,教育部课题
7. 国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8:教育学,教育部课题
主要获奖情况
荣誉称号:
· 1994.10 获香港大学毕业同学会基金
· 1996.05 获陈香梅教师奖励基金
· 2000.10 获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
· 2001.01 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
· 2002.07 获美国福布莱特基金
· 2005.09 获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
(一)论文
1. 《大学理想与理念》系列论文,福建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7
2. 《WTO视野中的中国高等教育》,厦门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一等奖,2007
3. 《民办高等教育与资本市场的联姻》,教育部科研成果三等奖,2006
4.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内涵和概念解析》(系列论文3篇),福建省社科研究成果一等奖,2005
5.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本质特征与政府的责任》论文,福建省科研成果一等奖,2003
6. 《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研究》论文,福建社科三等奖,2000
7. 《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研究》论文,厦门社科一等奖,2000
8.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论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二等奖,1999
9.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论文,福建省第三届社会科学奖一等奖,1997 0
10.《90年代香港高等教育的变革》论文,辽宁省教委人文社科奖二等奖,1997 1
11.《教育功能探析》论文,辽宁省第五届人文社科奖一等奖,1997 2
12.《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选择》论文,辽宁省教委人文社会科学奖二等奖,1996
(二)教学
1. 陈香梅优秀教师奖陈香梅教育基金一等奖,1996
2. 教育部第二届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2001
3. 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特别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10月
4. 指导的博士生胡赤弟于2007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同时,于2007年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博士论文特别奖和2007年福建省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
5. 指导的博士生王建华于2006年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同时,于2007年获福建省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
6. 指导的博士生林莉于2007年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同时,2008年获福建省优秀博士论文二等奖
7. 指导的博士生卢彩晨于2008年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博士论文
(三)其他
· 2007年被《南风窗》刊物评为年度“为了公共利益年度榜”年度人物奖
· 2008年被腾讯网站评为中国民办教育发展30年之“群英谱”首位人物
· 2008年入选新浪网“改革三十年教育人物”候选人
本科生以上主讲课程
西方高等教育思想 博士生课程、硕士生课程
中国高等教育问题专题研究 博士生课程
指导博士研究生情况
指导博士生29人,其中20人获得博士学位,9人在读。指导博士后2人,国外访学博士1人。